质子在原子核内可以转折为中子,但自由质子是静止的,寿命无限长。这个传统观念现已得到搦战。1974年乔治(georgi)和格拉肖(glashow)提出了把强、弱、电三种相互作用融合在一起的su(5)大统一表面。根据这样的表面,质子是不静止的,它预算出质子的寿命约为1028~2.5×1031年。大统一表面还作出种种诱人的预言:它可以自动得出电荷量子化,即所有电荷应是e/3的整数倍的论断;它还可以说明宇宙中反物质比物质少的原因,这对追求宇宙起源提供了脉络……科学家们的想象力甚至走得更远,他们臆度,一旦证实际子是不是真的会衰变,大要1035年以后,宇宙将成为稀薄的电子正电子等离子体。当然了,这对于人生不过200年的现代人,毕竟是太长远了。 于是测定质子的寿命成为大统一表面能否驻足立命的试金石。鉴于质子寿命很长,估计为1031年左右,这就是说一年期间在1031个质子中才会有一个质子转移。为了肃清宇宙射线的搅扰,整体尝试要在地底深处进行。1983年前后,美国、印度、日本等国的粒子物理学家做了一些探测质子衰变的尝试。他们鄙弃巨资,一头钻进暗无天日的地下矿井,耐性详尽地测量。其中最有说服力的尝试是美国ibm公司的一个合营组在俄亥俄(ohio)州克里弗兰(cleveland)市以东600多米的一个盐矿中进行的。探测装置的中部是17×18×23m3的纯水,矩形骸的六面计划了2048只光电倍增管,每只直径为12.5cm,想以此来探测正电子和两个高能光子通过纯水时孕育的契仑柯夫辐照。经过204天的连绵调查,未测到一个质子衰变事例。据此计算,质子的寿命一定大于1.7×1032年,最终否认了su(5)表面。但另一个由印度和日本科学家组成的尝试小组,在地下3000米的柯拉金矿的废矿井中,进行的尝试却传出喜讯。经过两年调查共发现6个质子衰变的事例,其中3个觉得是比较可靠的,据此计算,质子的平衡寿命约为7×1030年,与大统一表面适合。但这一尝试结果比较粗陋,没有得到公认。质子是否衰变,尚在追求之中,一时难以定论。